摘要:
带有“好”、“坏”和“不好不坏”等评价词的命题称为评价性命题。评价性命题是由评价主体在一定的背下对被评价的命题作出的某种评价,它依赖于评价主体和背景。不同的评价主体对相同的命题可以作出不同的评价。评价逻辑不讨论如何对命题作出评价,而是在固定的评价主体和背景下,讨论各种评价性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提出了评价的一些基本原则,在分析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给出评价逻辑的多值语义学,建立相应的公理系统,并证明一致性和完全性。最后,通过与其他评价逻辑简单的比较,发现一些直观上合理的原则实际是有问题的。


主讲人简介:
刘壮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邻域语义学、认知逻辑、语言逻辑、非经典逻辑等。最近的研究集中在与认知、语言有关的逻辑分支。